1 扯皮心法
这一节没有什么方法性的干货,主要是避免傻白甜被商家用话术PUA,白白受损。
1.1 在哪些情况下有获得退费的可能
一言以蔽之,一切情况下都有获得退费的可能。
当然,每种情况获得退款的可能性大小不同,可能获得的金额也不同,做出比较精确的判断可能需要查阅一些法律法规甚至运用到一些法学专业知识。但是,一般情况下,当你试图找商家退款的时候,你已经感觉到自己吃亏了。当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有较大获得退费的可能。
在维权者刚刚开始跟商家接触的时候,有很多商家会拿出合同条款或者内部规定等东西来吓人,扬言这种情况不能退费。一般来说这种话直接忽略即可。当前辅导机构等提供的格式合同中存在大量无效条款,商家的内部规定对消费者也没有拘束力,不必被这种话堵回去放弃维权。
总之,在维权过程中一定要相信自己的钱能拿回来,不要轻易被商家的话吓倒。
1.2 心理预期管理
当然,钱能拿回来并不是指维权的过程和结果会尽如人意。恰恰相反,大多数情况下退款金额都是要略打折扣的,过程也略显曲折,从开始扯皮到退款到账中间经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是正常的。
我曾经在帮助朋友同辅导机构扯皮的时候,朋友提出的预期是交上去的学费一分不少明天到账。这显然属于预期过高,以一般辅导机构的调性,这种要求是万难达到的。如果以这种预期去跟商家扯皮,很容易失于急躁,难以合理提出诉求,最后扯皮就变成了吵架,除了宣泄情绪之外对拿到退款并没有什么作用。反之,如果一味退让,由着商家开价,则可能使自己的权益白白受损。
可见,做好心理预期管理,对于后续以正确的策略开展扯皮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建立心理预期主要分两步:
第一步,确认自己能否接受退款之外的其他方案。维权者在提出退款的时候,商家为了避免退款往往会抛出其他替代方案。比如延长课程有效期,赠送额外课时等。在建立心理预期时,要首先考虑自己是否可以接受退款之外的其他方案,以免被商家杀个措手不及,糊里糊涂答应了对方的方案,事后想反悔就更麻烦。
第二步,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来合理确认心理预期退款金额。上文提到,大多数情况下退款都是要略打折扣的,这一点不管是消协调解还是法院判决往往都是这样,压倒性的判决书比较少见,往往都是在讼争金额的基础上加以衡平。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打折扣的程度也会不同。
一般来说,如果退款理由同时有消费者和商家两方的责任,退款的数额可能要达到标准金额的6-8折;如果退款理由是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退款的数额则一般打9折或以上;如果退款理由纯粹是商家单方面的原因,可以大胆预期拿到全部退款,甚至可以要求少量的经济补偿(当然不能用精神损失费这种扯淡的理由);如果退款纯粹是个人原因导致的,那么可操作空间就会比较小,一般来说只能在合同确定的退款方案上进行小修小补,不太容易有大的变动(当然,如果合同的约定是概不退款,那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直接无视这个条款)。
1.3 避免情绪化
有一部分维权者在开始维权的时候总是带着一股子怨气,觉得自己是被无良商家坑害了。因此在沟通的时候总是怒气冲冲,有时候甚至对商家的工作人员恶语相向。这种情绪化是需要尽量避免的。
要想明白,自己之所以花时间来扯皮,根本目的是要到钱而不是发泄情绪,如果情绪太重,沟通过程中宣泄情绪的内容就会喧宾夺主,不仅无助于快点拿到更多的钱,反而还会影响扯皮的进程。最重要的是,生气并不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情绪,扯皮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一直被笼罩在这种情绪之下,自己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白白扩大损失。